千年瑰宝 | 降脂降压天然药—红曲

发布于2024-02-20 09:09:49

他汀类是医学界中公认的降脂成分,被称为血脂清道夫。然而国际上有一种被称为“中国他汀”的物质就是我国《本草纲目》中提到的“奇药”——红曲。


曲,是一种中药剂型。指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而制成药曲。制曲,也是中药炮制中,耗时最久的方法。

红曲,别名又称赤曲、丹曲、红米、福曲等。最早发现于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应用历史,是中国及周边国家特有的大米发酵传统产品。


红曲的前世今生

在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文化中,红曲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在历代本草中多有收录。

元朝人吴瑞的《日用本草》记载:“红曲酿酒,破血行药势”;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则说,红曲“健脾、益气、温中”;《本草纲目》也记载:“红曲主治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

20世纪 70 年代,日本学者从红曲中分离筛选出了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莫纳可林K,掀起了对红曲研究的热潮,至今已取得了斐然成果。

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从不同红曲霉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近 80 余种代谢产物,显示了多种生物活性,多类化合物如他汀类和红曲色素显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红曲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红曲中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其含有的他汀类、脂肪酸、甾醇、色素等成分,具有调节血脂、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调节血脂

红曲中分离得到的他汀类成分莫纳可林类化合物是主要的调脂活性物质,具有安全、低毒、高效的特点。与精制洛伐他汀相比,红曲提取物中的莫纳可林 K 生物利用度更高,降胆固醇作用更有效。同时还降低脂肪在肝细胞的堆积,具有抗肥胖、治疗脂肪肝的作用。


红曲所含有的黄酮可强化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也可以强化末梢血管力,消除瘀血,防止内脏各种障碍,促使血管功能正常。

此外,红曲使血液粘稠度降低,提高血管舒张能力,恢复血管弹性,降低了血管外周阻力,也促进血压的平稳下降。

 

抗动脉粥样硬化

脂代谢不均衡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脂代谢紊乱,可导致过多的胆固醇、脂蛋白等物质在受损伤的血管内膜中积累,这时候动脉管壁逐渐增厚变硬、管腔狭窄从而导致粥样斑块的形成,最终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的调节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非常重要,红曲可以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以此调节血液中脂质的含量,防止粥样斑块的形成。


降血糖

动物实验表明,红曲可以降低正常大鼠、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模型大鼠及高果糖餐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认为红曲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来实现的。

红曲要产生洛伐他汀其对生产工艺的要求很高,传统工艺中,除了粳米等原材料、红曲菌丝发酵液外,温湿度对红曲的生成有很大影响。如果外部条件不适宜,红曲霉素达不到一定的数量,无法诱导红曲米中产生洛伐他汀类物质,而生产的劣质红曲米生成的红曲极易产生黄曲菌和桔青霉菌,这样的红曲米长时间食用,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


目前国内工艺在菌种的筛选、大米的优选、发酵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生产出毒性成分含量少、莫纳可林K含量高的红曲,被开发成多种降脂产品,与其他药物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做到调脂和保护心血管双管齐下,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文章推荐